認識寒背的成因和症狀表現

本文主要講述有關寒背及駝背的詳細解說,寒背的成因和症狀表現,預防寒背的生活小貼士,運動伸展緩解寒背疼痛等。(閱讀時間3分鐘)

在中醫理論中,寒背是一種常見的病證,主要是由於寒濕邪氣侵襲人體所致。寒濕之邪會阻滯經絡氣血運行,導致腰部和背部出現疼痛、麻木等不適症狀。

寒背的主要症狀表現為腰酸背痛。患者常會感到腰部和背部沉重疼痛,有麻木或刺痛感,情況時好時壞,受寒濕環境加重。若病情嚴重,還可能影響到下肢活動,出現行走困難。除了疼痛,部分寒背患者也會併發其他症狀,如身體沉重、肢體麻木、食慾減退等。

導致寒背發生的主要原因,就是外感寒濕邪氣以及體內濕痰阻滯所致。寒背常見於冬春季節,天氣寒濕潮濕時容易發作。此外,久坐久站、長期受涼、腎虛體質等,都是高危因素。香港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,全年潮濕多雨,潮濕寒冷的環境也容易令市民患上寒背。

寒背復位

日常預防寒背的生活小貼士

  1. 保持背部保暖
    寒背的根本病因是寒濕邪氣侵襲人體,因此保暖顯得非常重要。我們可以穿戴保暖的內衣或使用護腰帶等輔助工具,讓腰背部位時刻保持溫暖。尤其是在寒冷潮濕的天氣,更要注意保暖防寒。
  2. 勿長期盤膝涼坐
    不少香港人有長期盤膝而坐或涼坐的陋習,這種姿勢容易使腰背部位受涼而傷及腎氣,導致寒濕痹阻。我們應該避免長時間維持這些姿勢,如果實在需要盤膝,也要加以保暖。涼坐同樣要注意保暖腰腹部位。
  3. 適當活動伸展
    久坐久站會令氣血運行不暢,加重寒濕在腰背部位的阻滯。我們可以適當活動關節和肌肉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緩解寒濕痹阻的問題。每天做一些簡單的腰背伸展運動非常有幫助。
  4. 避免受涼淋雨
    外出時若遇潮濕天氣,要記得添加衣物並攜帶雨具,切記不可受到風寒潮濕的侵襲而導致寒背發作。在長期陰雨天氣,更要作好防範。
  5. 調節飲食起居
    除了防範外感的寒濕之邪,生活起居不當也會導致體內濕痰阻滯而引發寒背。我們應該保持規律作息,均衡飲食,避免嗜酒貪涼等不良生活習慣。

飲食調理祛寒除濕的食療湯水

  1. 生薑、桂皮等溫散寒濕中藥湯材
    在中醫理論裡,寒背是由於寒濕之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所致。因此,食用具有溫散寒濕、祛除濕痰的中藥材,有助紓緩寒背症狀。其中,生薑、桂皮就是極佳的溫散寒濕良藥。

生薑味辣性溫,能溫中散寒,有效驅散寒濕之邪。而桂皮則辛溫助陽,可溫通經脈,使寒濕之氣從體內消散。將二者與其他中藥如川芎、白芷等同燉湯水,對治療寒背有顯著功效。

  1. 香港常見的祛寒濕功效食材
    除了中藥材,香港亦有不少常見的食材也具祛寒濕之功效,可入饌或泡湯飲用。如當造、薑黃、八角等香料類,皆有溫散寒濕、行氣活血之功;而茯苓、澤瀉等則有除濕熱的作用。

此外,一些具清熱化濕作用的野菜,如蕹菜、華蘆筍、番薯葉等,經常食用也有助預防寒濕留滯體內。

  1. 寒背人士應避免生冷寒涼食物
    與此同時,寒背患者在飲食上也需避免攝入太多生冷寒涼的食物。如生冷的冰鎮飲品、甜品、水果等,均可能助長寒濕之邪,加重腰痛背痛的症狀。

可以選擇煲些溫補的湯水代替,如豬腳湯、燉全雞等,既能溫補身體,亦能幫助驅散寒濕。至於酒類等有寒涼作用的飲品,更應該避免飲用。

寒背復位


穴位按摩紓緩寒背不適

  1. 香港中醫教路按摩腰眼、臀上穴等穴位
    按摩穴位是紓緩寒背的有效中醫傳統手法之一。香港中醫師普遍推薦可按摩腰眼穴、臀上穴等主要輔穴,緩解腰酸背痛的症狀。

腰眼穴位於第四腰椎棘突下陷中,屬於膀胱經的重要穴位,能夠通利膀胱經氣血運行,祛除寒濕鬱阻。按摩時可用力適中地按壓、按旋或叩擊等手法。

臀上穴則位於第四腰椎棘突上3寸半處,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俞穴,可宣通三焦氣機,從而達到祛寒除濕的作用。施用按摩時注意用力掌握。

  1. 簡易自我按摩手法與使用小訣竅
    若求助專業中醫按摩師暫時不方便,寒背患者也可嘗試簡單的自我穴位按摩。除了上述腰眼和臀上穴,亦可按摩曲骨、三陽neumo等周邊重要腰背部穴位。

自我按摩時可採用按壓、按旋和拍擊等基本手法,力度以感到酸麻為宜,避免過於用力。也可搭配熱敷或塗抹藥酒等方式,以增強按摩效果。

套用基礎穴位按摩手法時,應注意頻率和持續時間。可每天按摩1-2次,每次10-15分鐘。當然,如有任何不適,要馬上停止按摩。

若手法掌握不當或疼痛加重,寒背患者就應立即就醫,尋求專業中醫的診治和按摩調理。穴位按摩雖有一定輔助作用,但並非根治寒背的終極良方。


寒背可以看中醫還是西醫?

面對寒背困擾,許多香港人往往困惑是應該求助中醫還是西醫。事實上,中西醫在治療寒背上各有所長,我們不妨了解兩者的區別和優缺點。

中醫師會根據辨證論治的理念,綜合分析患者的症狀體徵,為其開具祛風濕、行氣活血的中藥方劑,並輔以针灸、推拿、艾灸等多種傳統療法,全面調理寒濕痹阻的病理狀況。中醫治寒背更重視治本之道,祛除寒濕之邪。

而西醫則傾向檢查後開解熱鎮痛的藥物,紓緩患者的疼痛症狀,同時也會建議物理治療如推拿按摩。如情況嚴重,亦會考慮手術等侵入性治療方式。相較中醫,西醫的治療範圍更集中在緩解症狀方面。

就香港的實際情況而言,大部分寒背患者可以首先嘗試尋求中醫的中藥調理,2-3個星期即可見效。若中藥力有不足,或出現併發症如肌肉無力、神經痛等,不妨轉投西醫就診,及時檢查並評估用藥或進一步治療的必要性。

運動伸展緩解寒背疼痛

除了西醫或中醫的治療之外,患者亦可嘗試適度運動,脊椎矯正等通過伸展和鍛煉來緩解寒背痛楚。香港的中醫師普遍建議,寒背患者可以嘗試一些比較簡單溫和的伸展動作。

例如騎馬伸展可以拉伸腰部肌肉;蝴蝶式下背伸展可拉鬆脊椎和臀部肌肉群;而手掌推膝式可以放鬆腰背、臀部和大腿。做這些動作時,要緩慢而深入地呼吸吐納,並保持每個姿勢20-30秒。

此外,適度的走步、打太極拳、游泳等有氧運動,也有助於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紓解寒濕阻滯。但運動強度應掌握好,切忌過於操勞而加重病情。一般而言,低強度、溫和的運動最為適合寒背的患者。

寒背何時需要就醫?

對於一般的寒背症狀,香港市民可以先嘗試以上的食療、穴位按摩、簡單運動等自我調理方式。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,就需要及時就醫尋求專業協助:

1.疼痛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作息和睡眠質量;
2.伴有發燒、肌肉無力、神經痛等其他症狀;
3.自我調理一段時間後仍未見好轉,反而惡化;
4.疑有纖維肌痛、帶狀疱疹等其他潛在疾病。

總的來說,及時就醫是寒背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。醫生能通過詳細體檢和檢查,準確判斷病因,並給予合適的治療方案,避免延誤病情。

寒背復位

香港常見的寒背誤區

最後,香港人在預防和治療寒背時,仍有一些常見的誤區需要註意:

  1. 誤將脊椎側彎任何腰痛背痛都簡單等同於"寒背",而忽視其他潛在疾病;
  2. 片面依賴特定一種療法,如只服中藥而不配合其他生活方式調整;
  3. 運動強度過大或姿勢錯誤,導致反而加重病情;
  4. 長時間濫用外用藥酒等,未經專業評估。

因此,全面科學的認識和預防寒背知識,客觀分析自身情況並遵醫囑護理,對於康復至關重要。

正視您的痛症問題,把握治療黃金時間

首次體驗治療:只需$300

上善若水中醫痛症理療中心

尖沙咀彌敦道96號美敦大廈3樓C,D室

電話:2155 2680

>